走过昆仑山下青藏铁路第一高桥

发布时间:2021/9/7 10:35:41

在除了月亮之外最神秘的青藏高原上,一条举世瞩目的钢铁巨龙蜿蜒前行,突破生命禁区,穿越戈壁昆仑,飞架裂谷天堑,蛇行可可西里,被誉为“天路”,是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一座丰碑,入选“全球百年工程”。

青藏铁路拥有太多的世界之最。1956公里位居世界上海拔最高、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;格拉段标高全部在海拔3000米以上,其中海拔高度4000米的地段有965公里属世界之最;穿越多年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越连续冻土里程最长;创高原铁路冻土地段最高时速100公里,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路上的最高时速。

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,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,沿着青藏公路紧挨着青藏铁路一路南行,大约平均每15分钟就可以看到一座铁路桥。格尔木至拉萨段1142公里,总共有675座桥梁,桥梁全长160公里,一座座飞架在草原、荒漠、雪线、高山、沟壑上的桥梁,构成了青藏铁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。

昆仑山北缘一座雄伟的大桥拔地而起,像巨人的双臂托起飞驰而来的列车,这座大桥就是青藏铁路沿线最高的大桥三岔河大桥。大桥全长690.19米,桥面距谷底54.1米,共有20个桥墩,其中17个是圆形薄壁空心墩,墩身顶部壁最薄处仅有30厘米。

雄奇壮观的三岔河特大桥耸立在著名的玉珠山峰北侧,位于青藏高原小南川和野牛沟汇合处。这里冲积地层形成的峡谷,犹如利斧将一座高山从中劈开,三岔河大桥的两端就悬架在地势陡峻的山崖之上。129跟基桩深埋于冻土层之中,采用旋挖钻进技术施工,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工程施工对冻土层的影响。

三岔河特大桥是青藏铁路格拉段的重难点控制工程,直接关系着青藏铁路能否从格尔木向着拉萨顺利铺架。2001年8月22日,中铁十四局集团三公司施工的大桥基础首次开钻,要求大桥主体工程务必于2002年8月完成历时一年。然而,专家经过勘察认为,建设三岔河这样一座混凝土灌注量达三万多立方米的特大桥,就是在条件较好的内地也要两年。

由于缺少高寒铁路桥梁施工的技术和经验,大桥初期施工进展缓慢,三个月时间刚刚灌注了一个成台,墩身施工更是尚未开始。面对三岔河特大桥紧张的工期,项目部果断改变原施工方案,建立施工计划网络图,每道工序精确到了小时。

压力很快传递给每一位职工,他们打破原来工程任务单一分割的做法,根据网络计划技术和运筹学原理,建立一套双代号环状施工计划网络图。就是将大桥总工期后门关死,把20个桥墩分别分解成20至30道工序,结合施工水平和工序交叉,一一确定每道工序施工时间。

整个施工网络密密麻麻地分布着上千个节点,宛如一张蜘蛛网笼罩在大桥上,每名职工都占据着一个不可或缺的节点。为确保节点的完成,项目部成立了大桥承包小组,对原施工方案进行重大调整,为了加大一次灌注混凝土高度,弃用翻板施工,定做了6套空心墩模板和实心墩模板。

冬季的青藏高原,寒风凛冽,冰封雪舞。三岔河特大桥工地极端温度达到了零下33.6摄氏度,高寒、低压、缺氧、狂风、暴雨、强紫外线辐射、地震等随时威胁着施工。每天下午四五点钟以后,工地上就会刮起五级以上的大风,50多米高的桥墩施工只能停止作业,繁忙的青藏铁路工地此刻一片宁静。

为了保证按进完工,施工单位只好抓紧时间,当地气温最低到零下30多摄氏度时,他们采用了模板内通蒸汽保温,模板外生火炉,外罩棉被、篷布的方法,硬是在冰天地中创造了一个相对温暖的小环境,取得了冬季施工的巨大成功

经过建设者的顽强拼搏,三岔河大桥用1年时间如期竣工。2002年8月30日,最后一片梁稳稳地落在青藏铁路三岔河特大桥上,此举宣告着人们广泛关注的青藏铁路重难点控制工程、青藏铁路第一高桥——三岔河特大桥正式铺通,确保了青藏铁路向拉萨方向顺利延展。

206年建成通车的青藏铁路,是连接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自治区拉萨市的国铁Ⅰ级铁路。青藏铁路工程的意义如今已经不言而喻,对改变青藏高原贫困落后面貌,促进青海与西藏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,而且让人们更容易接近西藏这个神奇的雪域高原。

青藏铁路是人类铁路建设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壮举!推动西藏进入铁路时代,拉动了青藏带的经济发展,被人们称为发展路、团结路、幸福路。站在巍峨耸立的巨型桥墩下,仰视守桥官兵默默守护着三岔河大桥,他们忍受着高寒、大风、高反在大桥上日复一日的巡逻着,精神同样令人钦佩。